8月1日清晨5时55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井冈纪剑·警律传承”实践团与广西警察学院实践团于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广场庄严集结。06:45,在破晓晨光中,两校学子整装列队,以铿锵口令与整齐动作完成纪念八一建军节的升旗仪式,警徽映朝阳,步履震山峦,彰显新时代警校青年的昂扬风貌。
图一为升旗仪式现场
图二为升旗仪式现场
仪式后,实践团于08:00奔赴井冈山市神山村、柏露村开展红色研学。在神山村,警院学子与鲁东大学师生共同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该村的纪实影像,并分组走访村干部与村民。村干部讲到:“道路畅通和小车普及更让山里娃读书路不再遥远。”烈士左桂林第四代后人、人大代表左秀发之妻动情讲述:“总书记的到来点燃了山村希望,木雕产业让村民实现在家就业.”昔日的偏远村庄,如今依托红色文旅与特色产业焕发新生。
图三为采访左桂林妻子,背景为木制和竹制工艺品。
图四、五为实践团成员在习总书记曾经打糍粑的地方打糍粑
图六为学员与神山村村干部合影留念
紧接着,实践团转赴革命圣地柏露村。在老红军、老苏区干部江昭明之孙江传亮带领下,学子们踏访1929年“柏露会议”旧址。“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同样伟大!”江老立于当年决策厅堂,重温红军开辟赣南根据地的战略转折。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展示的传家之宝:泛黄的《毛泽东选集》早期版本、手写工作笔记及中央文件原件,见证跨越百年的忠诚信仰。当忆及祖父制止他摘取路边李子、仅允捡拾落果的往事,江老感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已融进血脉。”
图七为江传亮老师家中的书籍文稿
图八为江传亮为我们讲述柏露乡的先烈
实践期间,学子们深入村巷开展禁毒宣传与问卷调查,将专业所学注入乡村振兴。14:00,三校青年挥别柏露村返程,带着革命火种与民生感悟,完成这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图九为实践团成员发放调查问卷
图十为实践团成员发放调查问卷
图十一为实践团成员发放调查问卷
图十二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展示毒品的图片
图十三为实践团成员用PPT为村民普及禁毒知识
图十四为学员老师与江老师合影留念
从广场升旗的警容严整,到村巷禁毒宣传的专业践行;从重走领袖足迹的感悟,到倾听烈士后人的箴言——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温度:那温度是信仰之火”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同样伟大”的铿锵论断,照亮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的勇气;那温度是人民之心,一条路、一辆车改变山村孩童命运的蝶变,印证”人民至上”的永恒坐标;那温度是纪律之钢,一颗落水李子映照的廉洁自律,成为新时代青年最厚重的精神铠甲。
它警醒我们,在藏蓝警服的荣光里,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唯有将”听党指挥”的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纪律严明”的操守铸入成长年轮,方能真正扛起民族复兴的如炬使命。
拍摄:胡艺宝、马云飞
编辑:付毓梓
团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井冈纪剑·警律传承”实践团
发表评论